当前位置: 首页>关注 >

C视频 |“00后”东北小伙:我在亚丁“称”石头

2023-07-11 05:43:05 来源:川观新闻

四川在线记者 张剑 宁蕖


(资料图)

6月,海拔4000米之上的横断山脉中段,稻城县亚丁村时雨时晴,泛着金光的仙乃日山高耸,雾气缭绕的山谷满眼翠绿。眼前“壮美而深沉”的山景,与90年前英国经典小说《消失的地平线》所述殊无二致。人们很难相信,书中描述的内有中央供暖系统、外墙不被地震或塌方破坏的“桃花源”,正在通过保护修复项目,在一群“90后”“00后”青年的手中变为现实。

中建八局亚丁村项目的工作人员均以“90后”为主。李志强 摄

过去,由于亚丁村村民和经营户的过快开发,一些“野蛮生长”的建筑物失去了传统风貌,存在钢结构、框架结构、木结构等多种建筑形式,不仅审美上“南腔北调”,房屋安全上也存在一定风险。如何科学恢复“藏式”建筑风貌,任务落在了中建八局“00后”东北小伙张家炜的肩上。

记者初次见到张家炜时,是在项目经理的办公室门口,一米八五的大高个挡住了门外光线,让整个办公室瞬间暗了下来。但一走近,你就能感受到这个“00后”小伙的稚气和羞涩,只有提及亚丁村外墙风貌修复话题时,人们才会发现他已是一个成熟的装饰项目工程师。

在亚丁村“称”石头,是张家炜大学毕业两年后的每日必修课,这个看似奇怪的新工艺,却是亚丁村藏式民居“修旧如旧”的密码。

“亚丁村目前多数藏式民居都需要保护修复。” 亚丁村驻村第一书记周童春指着路旁的工地告诉记者:“村民最关心的是建筑质量,有时候下管道都要上去踩一踩。游客最关心的是藏居原貌,寻找想象中的香格里拉。”

科学与美学如何交融统一,面对这个哲学命题,张家炜和年轻的小伙伴们给出“构想”——放弃原始砌筑做法,改为石材薄贴,为建筑减负。

要想实现这个“构想”,实证必不可少。记者在中建八局项目办公板房左侧的藏式民居墙上,发现了张家炜们的“实验室”。这是一块长约5米、宽为1米的外墙基层,从右至左分别详细拆解了外墙风貌保护恢复项目的工序,蓝底白字写明了每一道步骤,背后是该工艺的效果直观展示,横向及竖向的龙骨、钢筋、钢网精确且均匀地分担着石头重量,整面墙看起来像是一本立体的“说明书”。“他们采用‘湿贴’和‘点锚’技术,把单位面积的荷载降低,这样的结果是每平方米外墙的最大荷载从500公斤减重至160公斤。”出生于1994年的项目总工乔兴国告诉记者。

亚丁村外墙风貌保护恢复项目工序。受访者 供图

从实验到量产,总共分为三步:收石头、“称”石头和贴石头。“由于石材禁止开采,我们选择在附近藏乡的村民手中收购片石。” 张家炜告诉记者,收购时过滤掉过小或过厚的石材,拉到山下堆场处加工成想要的厚度和大小。

“称”石头是最难的一环,也是真正从科学到美学的一环。如何“称”出1平方米石头的重量?“当然不是定制1平方米的公平秤称重,而是借用一个常用公式:重量=密度×长×宽×厚。”张家炜透露,当地石材基本来自同一个地方,它的材质基本是一致的,也就是物理学上讲的密度基本相同,因此只需测出石头的厚度,就可以算出每平方米的重量。

但这还不是难点。裸露在地表千万年的天然片石,每一块都有自己的形状与肌理,要想在1平方米的墙面上富有美感地装嵌进去,当地“画师”们的手艺已有几千年的传承。“亚丁村的外墙,只有当地人能打造,外地工人肯定是造不出那种感觉的。” 中建八局项目负责人王桂乾告诉记者,他们到了亚丁村以后,了解到蒙自乡的工匠在稻城县以打造漂亮外墙闻名,因此主动与本地村社联系,优先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,其中80%的外墙工人来自蒙自乡。

张家炜对此深有感触,“看起来是先用大块石头拼成一个1平方米的整体轮廓,然后在大块石头之间的缝隙里插入小石头。”但就是这样看似无序的摆放,却能在错落有致的铺排中点缀出藏式韵味,还原藏乡的风格,令人啧啧称奇。待石材“称”过之后,对其背面进行清理,涂刷背胶,最后就可上墙施工。

采访期间,记者注意到,中建八局亚丁村项目的工作人员均以“90后”为主。“除了两位‘80后’,其他所有员工都是‘90后’。”乔兴国透露,其实“90后”毕业至今工作时间已经很长了,在中建八局项目上来讲,“90后”一般都是中坚骨干力量,特别是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,“90后”适应力更强,更有干劲和想法。

法国作家雨果曾言:“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”。相信这样一群“90后”甚至“00后”“称”过的建筑,能使这本亚丁村的“史书”吸引人们一读再读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